I-See 論壇 » 冷知識專區 » 香港當然仲有檔鋪中啦

2007-9-7 04:54 PM h0ney;)
香港當然仲有檔鋪中啦

香港當然仲有檔鋪中啦

香港入會當鋪主要分佈在港島九龍,其中港島42間,九龍91間,而新界28間。港島的當鋪多開在灣仔、銅鑼灣一帶,九龍則集中在旺角、油麻地,新界多在荃灣、屯門等地。如按街道計,九龍上海街的當鋪最多,有10間。若論生意旺淡,則非中環莫屬。原因是中環一帶的珠寶、金飾商多,大宗抵押貨款額高。

為了防止當鋪成爲賊人推銷髒物之所,香港法律規定,當鋪在接受當物時,當主必須出示本人身份證,經嚴格核對、登記後,才可接受當品,然後將當物編號入櫃並將資料輸入電腦。如當鋪發現有可疑物品,便會立即通知警方,警方也經常與當鋪聯絡,並將一些賊人可能拿到當鋪當賣的髒物通知當鋪,以示警惕及獲取破案線索。

香港的當鋪當期一般爲4個月,如到期當主仍無錢贖回可以續期,續期期間當主需向當鋪交納15%的利息,比如你當的物品值1,000元,到贖回時就要交付每個月150元的利息,三個月共450元,由此可見當鋪還是有利可圖的行業。如果到了4個月續期怎麽辦?本來以前規定最長不可以超過9個月,後來因爲經濟不景,業內改爲可以繼續續期4個月,直到當主贖回爲止,但每次續期不得超過4個月,一般當客的當期都不會超過8個月,一旦超過也不會來贖了,因爲加上利息當物已經不值錢了,到時不但贖不回錢,倒給當鋪錢都不一定,所以也就“流當”算數。如過了9個月當主仍沒有贖回,當鋪便有權自行處理當品,此時的當物就叫“流當貨”。當鋪處理“流當貨”的辦法通常是折價出售,難怪一些當鋪內有熟人的人可以用平易一半的價錢買到一隻上好的勞力士手錶呢。但當鋪爲了省事,一般都將"流當貨"直接賣到舊物及古董品商店。

法律還規定,不論當物原價有多貴,當鋪出價不可超過5萬元,所以即便一隻幾十萬元的鑽石勞力士表,一旦流落到當鋪便成了“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最多也只值5萬元身價。

外地人包括內地人以遊客身份來香港,可不可以典當物品呢?根據政府規定,任何當主進入當鋪當物,必須出示香港身份證,所以,以遊客身份來港的外地人士,暫時不可以在港典當物品,但有個例外,那就是執PASSPORT<護照>的來港人士可以進當鋪典當物品。 
 
舊式當鋪都是建在商業旺區中兩條街道的一角,大多爲三、四層高的舊粵式獨立唐樓。爲什麽需要幾層樓做當鋪呢?這是因爲過去許多當物都是舊衣服、舊棉被、舊毛毯等大件物品,數量多需要大的空間擺放,所以需要幾層高。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人很少有當衣服與棉被的現象,只需設置一個大保險箱放貴重物品就夠了。新式當鋪無需太多空間,所以大多同普通商鋪一樣設在一座大廈的底層。而新舊當鋪最大的不同之處,恐怕就是舊當鋪算帳使用的是算盤,新當鋪使用的是電腦,舊當鋪記帳使用的是帳本,新當鋪使用的是電腦。

有人會問,香港經濟這麽發達,香港人又這麽富裕,誰還會出入當鋪呢。常言道“世界無絕對”,再窮的地方也有富人,再富的地方也有窮人。香港一個人月入5、6千元養一家三口人的大有人在,這樣的家庭平時還可以勉強支撐,但一遇天災人禍,生離死別的急事,便捉襟見肘,有的甚至一時連幾百元的醫藥費都立時拿不出來,加上香港又無借錢的習慣,無奈下只有臨時當一些首飾等物品應急。

進當鋪的除了窮人外,還有一些是一時手頭拮据的富家子弟尤其是嗜賭人士。這類人大多爲年輕人,由於欠下賭債或其他急需用錢的原因,便摘下身上的金飾與名表進了當鋪,否則,當鋪也就沒有這麽多"勞力士"名表了。

香港當鋪近年來又多了一個新面孔,就是外藉家傭,俗稱“菲傭”、“泰傭”、“馬來傭”等外地家庭傭工。據統計,這部分人占整體當客的25%。其中泰傭占65%,菲傭占15%,印尼傭占5%,其他占15%。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都是當鋪的常客,包括唐朝大詩人李白。每當他酒興大發又無錢買酒時,便要“典裘當馬”了。《將進酒》中就真實地記錄了他這一豪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君同銷萬古愁。”很明顯,這裏的換就是當或賣。一千多年後的現代化大都市香港,太白古風猶存,依然有爲貪杯中之物而“典裘當馬”的文人。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當然仲有檔鋪中啦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